摘要: 制备奶牛乳房炎早期诊断试剂盒,并检测其保存期和稳定性。将裂解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技术和DNA染色技术相结合,制备出奶牛乳房炎早期诊断试剂盒。通过4 ℃和常温条件下的长期试验,检测其保质期;通过批内和批间检测结果评价其稳定性。该试剂盒5 min即可作出判断,且判定结果与已知样品一致;4 ℃和常温下均可保质1 年以上;批内和批间检测结果一致。该试剂盒判定准确,保质期长,稳定性好。
[1] 薛永康,王新庄,闫跃飞,等. 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湖北畜牧兽医,2016,37(8):15-18. [2] 陈国灿,王九峰,马金磊,等.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新方法探讨[J]. 中国兽医杂志,2005,41(9):31-32. [3] 甘宗辉.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特性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硕士论文][D]. 扬州:扬州大学,2013. [4] 肖定汉. 奶牛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 李宏胜,郁杰,罗金印. 我国部分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细菌学调查[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2,21(6):14-17. [6] 王建军,税丽. 奶牛乳房炎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2):100-103. [7] 李成应.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研究:[硕士论文]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8] 高玉梅,郑威,杨宪苓,等. 奶水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广西畜牧兽医,2010,26(3):171-173. [9] 尹柏双,付连军,郝景锋,等. 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54-56. [10] 张莉. 奶牛乳房炎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7):181-183. [11] 王丹,杨峰,李新圃,等. PCR诊断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7,37(1):47-49. [12] 仁措吉.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和中药治疗[J]. 中兽医学杂志,2015(12):81. [13] 马金梅,迟良,邹明,等.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动物检疫,2016,33(11):71-74. [14] 高清清. 浅谈奶牛乳房炎PCR诊断技术的应用[J]. 中国畜禽种业,2016(12):72. [15] 朱彤,王亚犁,宋文杰. 国内外牛奶中体细胞数研究进展[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6(6):84-88. [16] 乔民. 奶牛隐性乳腺炎发生机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J]. 兽医导刊,2016,21(11):24-26. [17] 魏光河,熊涛. 4种方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结果比较及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2010,30(8):1103-1106. [18] 张广斌. 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8):6-8. [19] 伊岚. 奶牛乳房炎MTT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药敏试验研究:[硕士论文][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0] 杨宇,吕英,石晶,等. 奶牛乳房炎乳中结合珠蛋白含量的夹心ELISA检测方法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1,31(6):452-456. [21] 李丽霞,路坐东.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防治技术[J]. 中兽医学杂志,2017(1):16. |
[1] | 赵孟孟, 江吉山.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措施[J]. 中国乳业, 2021, 0(2): 55-56. |
[2] | 黄凯, 韩超. 牧场无乳链球菌的危害与清除计划实施要点[J]. 中国乳业, 2020, 0(10): 3-6. |
[3] | 周庆民, 冯万宇, 徐馨, 张艳. 奶牛乳房炎早期诊断试剂盒应用效果试验[J]. 中国乳业, 2018, 0(3): 54-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