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0, Vol. 0 ›› Issue (10): 53-57.
梁晨*, 郑秀瑾, 金晓晓, 张锦梅, 张苗苗
Liang Chen, Zheng Xiujin, Jin Xiaoxiao, Zhang Jinmei, Zhang Miaomiao
摘要: 分别用离子色谱-电导法(IC-CD)和离子色谱-紫外法(IC-UV)测定乳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奶粉用乙酸沉淀,固相萃取柱净化,进样分析。以8 mmol/L氢氧化钾为流动相,选用SH-AC-11分析柱进行色谱分析,用紫外检测器(UV)和电导检测器(CD)检测,对两种检测器的实用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待测离子的质量浓度都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其中IC-CD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限(3S/N)分别为5.858 μg/L、1.616 μg/L;IC-UV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出限(3S/N)分别为10.470 μg/L、6.460 μg/L。以奶粉为基质,对同一样品用IC-CD与IC-UV分别测得各分析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85.00%~92.42%(n=6)和95.00%~96.27%(n=6)之间,基质与加标样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4.00%。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用于乳制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检测。其中IC-CD检出限相对较低,IC-UV分离效果更好,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1] 赵龙爱,徐厚坤,厉华明,等. 饮用水中亚硝酸盐限量要求及测定方法的探讨[J].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15-2317. [2] Machha A,Schechter A N.Dietary nitrite and nitrate:a review of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cardiovascular benef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2011,50(5):293-303. [3] 皇甫超申,史齐,李延红,等.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利害分析[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27(8):733-736. [4] 孙翠霞,张正尧,鹿尘.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奶粉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J]. 预防医学论坛,2010,16(4):345-347. [5] 曹会兰. 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和预防[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3,20(2):57-5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2017-03-17. [7] 戴智勇,张岩春,刘跃辉,等.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调整[J]. 中国乳业,2011(4):58-61. [8] 任韧,金铨,龚立科,等.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食品基质中亚硝酸盐含量[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4):480-484. [9] 杭学宇,汪怡. 镉柱还原法测定奶粉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43-44. [10] 谢彩霞,吴芳英. 2-氨-6-氯嘌呤用于亚硝酸根离子的荧光光度法测定[J]. 分析测试学报,2008,27(8):904-906. [11] 房彦军,周焕英,杨伟群,等. 试纸-光电检测仪快速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22(1):18-21. [12] 于维森,姜宏,孙维. 气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硝酸盐含量[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6(2):158-159. [13] 史东坡. 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气相色谱法测定[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2):245-247 [14] 王心宇,项新华,涂晓明,等. 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J]. 化学分析计量,2002,11(2):28-29. [15] 吕岱竹. 离子色谱法测定豆奶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J]. 食品科学,2010,31(10):272-274. [16] 赵萍,赵立晶,肖靖泽. 流动注射-在线透析-镉柱还原测定乳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J]. 食品科技,2010,35(7):296-299. [17] 冯素玲,唐安娜,樊静. 荧光分析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J]. 分析试验室,2001,20(2):41-43. [18] 张磊,刘肖,赵云峰,等.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4):294-297.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