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1, Vol. 0 ›› Issue (9): 94-96.doi: 10.12377/1671-4393.21.09.17
潘磊
PAN Lei
摘要: 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原因诸多,如环境卫生差、饲养营养管理不当以及其他疾病继发等。根据临床症状及时判断并确诊该病对遏制病情加重至关重要。根据发病情况对患病牛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防治该病。本文就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加强从业人员对此病的认识。
[1] 郭海燕.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J]. 中国畜禽种业,2019,15(9):101-102. [2] 吕薇薇. 试论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J]. 饲料博览,2020(5):72. [3] 加尔哈别克·哈甫拉.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综合治疗[J]. 现代畜牧科技,2017(9):83. [4] 王宁宁,王丽娟,李芬,等. 奶牛子宫内膜炎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学报,2020,40(10):2040-2044. [5] 郝海生,赵善江,刘云祥,等. 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Ⅱ:生殖器官疾病[J].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259-3269. [6] 徐杰. 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对症治疗和预防方法[J]. 现代畜牧科技,2021(1):59-60. [7] 马先强. 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疫病控制中的应用前景[J]. 山东畜牧兽医,2020,41(10):66-68. [8] 张国庆,王千寻,孟圆,等. 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子宫平滑肌收缩相关调控分子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16):90-94. [9] 李炳志. 奶牛子宫内膜炎菌群分析及微生态制剂对其疗效观察:[硕士论文] [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1] | 哈那提·胡斯木汗. 规模化奶牛场粪污处理方法概述[J]. 中国乳业, 2021, 0(9): 60-63. |
[2] | 杨润, 帕热克·爱尼娃尔, 阿衣努尔·阿不力孜. 绿色养殖技术在优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J]. 中国乳业, 2021, 0(9): 64-66. |
[3] | 门奎练. 黄芪浸膏粉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1, 0(9): 83-85. |
[4] | 王治德, 初莉莉. 奶牛产后常见病防治[J]. 中国乳业, 2021, 0(9): 89-93. |
[5] | 石芳权, 王辉, 赵一广, 熊本海. 数字化技术与装备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J]. 中国乳业, 2021, 0(8): 60-67. |
[6] | 沈义媛, 童津津, 熊本海, 蒋林树. 多组学技术在奶牛瘤胃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1, 0(8): 68-75. |
[7] | 高瑞军.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J]. 中国乳业, 2021, 0(8): 76-79. |
[8] | 张召议, 包雨鑫, 王慧玲.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1, 0(8): 84-87. |
[9] | 周国燕, 陈鲁喜, 孙艳, 万杰, 陈彬, 张涛, 安拉扎, 仇剑宇. 四川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情况分析[J]. 中国乳业, 2021, 0(8): 88-95. |
[10] | 姜富贵, 李德鹏, 成海建, 苏文政, 张召坤, 时光, 宋恩亮. 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1, 0(7): 25-31. |
[11] | 徐伟, 董飞, 张赛赛, 姜兴刚, 任德全, 马志愤. 2020年国内18 省份不同月份奶牛繁殖和产奶性能表现研究[J]. 中国乳业, 2021, 0(7): 32-38. |
[12] | 付国兵, 张丽明, 梁瑶. 规模奶牛场消毒措施和注意事项[J]. 中国乳业, 2021, 0(7): 56-58. |
[13] | 江波. 牛结核病的防控[J]. 中国乳业, 2021, 0(7): 63-67. |
[14] | 张胜利, 孙东晓. 奶牛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 中国乳业, 2021, 0(6): 3-10. |
[15] | 曹杰, 彭传文. 奶牛子宫健康管理[J]. 中国乳业, 2021, 0(6): 1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