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3, Vol. 0 ›› Issue (2): 68-74.doi: 10.12377/1671-4393.23.02.13
袁磊
YUAN Lei
摘要: 为了减少奶牛能量代谢病的发生,降低由此给养殖场(户)带来的损失,本文分析了奶牛酮病、肥胖综合征、胎衣不下等奶牛常见能量代谢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多年来的临床治疗实践经验和治疗方案。奶牛酮病可以通过提高血糖水平、解除自体酸中毒、调整瘤胃机能、氯酸钾抗酮疗法等中西医疗法对症治疗;奶牛肥胖综合征可以通过补糖、保肝、解除自体酸中毒、促进糖的生产和吸收等中西医疗法对症治疗;胎衣不下可以通过手术疗法,全身和局部用药等方法治疗。
[1] 陈古丽,王杰,冯学俊,等.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J].草食家畜,2022(1):28-35,42. [2] 郭启勇,柳国锁,钱军,等.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乳业,2020(2):69-72. [3] 卢明娟,王洪强.规模牧场奶牛产后酮病检测与防治[J].中国乳业,2022(4):57-60. [4] 王炳杰. 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J].中国乳业,2020(11):52-54. [5] 阿依奴尔·吐地.奶牛酮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22(3):147-148 [6] 谢晓刚,牛华锋,李丹,等.临床上奶牛酮病的症状及分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2):89-90. [7] 付瑶,王俊,齐志国,等.高产奶牛酮病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J].中国奶牛,2021(10):28-31. [8] 王旭贞. 奶牛酮病的病因及中药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16(3):95-96. [9] 邵大富,徐硕烁,张珅,等.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与泌乳天数、胎次及体况的关系[J].饲料研究:2015(6):38-41. [10] 陈彦如,孟德超,陈媛媛,等.奶牛体况与血浆生化指标对酮病的风险预警[J].现代畜牧兽医,2021(6):60-64. [11] 田文儒,范明普,郑昌乐,等.奶牛及黄牛脂肪肝发病率及肝脂肪浸润程度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5(3):239-243. [12] 韩文霞. 奶牛妊娠毒血症的诊治及病例介绍[J]. 养殖技术顾问,2010(9):130-130. [13] 曾伟,邓永强,谭雄,等.奶牛胎衣不下综合防治[J]. 四川畜牧兽医,2021(7):57-58. [14] 薛其岩,刘树军,张广庆,等. 中药治疗奶牛胎衣不下的体会[J]. 山东畜牧兽医,2009(7):95-95. |
[1] | 刘建营, 李凤霞, 郭建超.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在牧场中的应用[J]. 中国乳业, 2023, 0(2): 44-48. |
[2] | 李志忠, 余淼, 吕继蓉, 黄明亚, 刘张育, 王响. 植物精油缓解奶牛热应激效果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3, 0(2): 53-57. |
[3] | 刘玉静, 申茂欣, 赵同渊, 夏娜, 康一岚, 徐慧琳, 杨代蓉, 魏嘉. 乳酸菌发酵青贮玉米饲料对奶牛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3, 0(2): 58-62. |
[4] | 刘宝元. 奶牛血乳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J]. 中国乳业, 2023, 0(2): 63-67. |
[5] | 张轶, 何宏, 刘文华, 魏勇, 王晨豫, 齐亚银. 新疆奎屯地区7 个规模化牧场奶牛副结核病的调查及防控[J]. 中国乳业, 2023, 0(2): 83-86. |
[6] | 袁芳, 邓好好, 王建平. 有机酸肠道调节剂对奶牛产奶量、采食量和主要DHI指标的作用效果研究[J]. 中国乳业, 2022, 0(9): 20-25. |
[7] | 丁志君. 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J]. 中国乳业, 2022, 0(9): 25-28. |
[8] | 孙向飞. 复方中草药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乳业, 2022, 0(9): 34-37. |
[9] | 孔兴旺, 霍夏辉.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亚临床型乳房炎流行规律调查[J]. 中国乳业, 2022, 0(9): 37-40. |
[10] | 郭峰, 宗志权. 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综合防控[J]. 中国乳业, 2022, 0(9): 41-44. |
[11] | 何显杰.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J]. 中国乳业, 2022, 0(9): 44-47. |
[12] | 王福刚, 张曦文, 刘召乾, 韩寒.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2, 0(9): 48-51. |
[13] | 高雁, 曾军, 霍向东, 孙建, 李凤鸣, 刘建成, 陈开旭, 林青. 奶牛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广[J]. 中国乳业, 2022, 0(9): 57-61. |
[14] | 生霞霞. 日粮组成对牛奶中乳成分合成与调控机制影响的研究[J]. 中国乳业, 2022, 0(8): 11-14. |
[15] | 杨露. 益生菌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2, 0(8): 1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