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5, Vol. 0 ›› Issue (1): 46-49.doi: 10.12377/1671-4393.25.01.09
冯美红
FENG Meihong
摘要: [目的] 为控制蛋白酶引起的质量问题,需测定牛奶中蛋白酶活力。[方法] 针对乳及乳制品领域蛋白酶活力检测没有国家标准方法,本文介绍一种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福林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蛋白酶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 本研究采用的标准曲线范围呈线性关系,满足测试要求。由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可知,该方法加标回收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计-福林法能用于乳及乳制品中蛋白酶活力检测。
[1] 张爱霞,生庆海,魏鹏.苦味UHT乳原因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06,34(9):37-39. [2] 康小红,孙国庆,付治军,等.UHT牛奶蛋白凝块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5):165-167. [3] 张艳,郭利春,郭奇慧,等.UHT乳结块原因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2):84-86. [4] 王传宝,张艳凌,陆剑锋,等.高钙奶苦味原味分析[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0(4):56-61. [5] 姚小玲. 一起苦味牛乳的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5):620-621 [6] 蒋爱民,南庆贤.畜产食品工艺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 王辉,吕加平,刘鹭,等.耐热蛋白酶对UHT乳蛋白的水解作用[J].食品科学,2010,31(17):228-231. |
[1] | 胡师齐, 王亚利, 李启明, 刘绒梅, 魏枫染. 简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的常见问题及合规性对策——以乳制品为例[J]. 中国乳业, 2025, 0(1): 86-91. |
[2] | 杨韩彬.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以乳制品行业为例[J]. 中国乳业, 2025, 0(1): 106-110. |
[3] | 李慧娟. 乳制品中同时检测维生素K1和K2的方法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9): 68-72. |
[4] | 李晨, 陈娜, 艾志松, 牛文博. 乳制品消费趋势洞察[J]. 中国乳业, 2024, 0(8): 88-92. |
[5] | 宋艳晶, 李娟.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4, 0(8): 119-123. |
[6] | 马玉婷. 论乳制品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J]. 中国乳业, 2024, 0(7): 10-14. |
[7] | 柏大林, 俞兰秀, 何方, 王远望. 酵母菌在发酵乳中的增殖特性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4, 0(6): 109-114. |
[8] | 袁一琪, 贾浩然, 马修国, 王洁, 赵慧秋. 河北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运营模式研究与探索[J]. 中国乳业, 2024, 0(5): 16-23. |
[9] | 宋昊阳. 乳制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5): 35-39. |
[10] | 杜凯钰. 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5): 40-44. |
[11] | 白宇翔. 乳制品安全监督保障机制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5): 105-109. |
[12] | 王璇, 乔光华. 传统乳制品不同奶源获取方式的生产效率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J]. 中国乳业, 2024, 0(4): 15-23. |
[13] | 鲍晓凤, 李春立, 赵文君, 康明月, 任秀芳, 张淑丽, 吴丰吉.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项目的应用分析[J]. 中国乳业, 2024, 0(4): 56-60. |
[14] | 王照岩. 乳制品行业产品质量监管问题探究[J]. 中国乳业, 2024, 0(4): 115-119. |
[15] | 庞倩倩. 董事行为责任审查标准的厘定——以婴幼儿乳制品质量侵权为例[J]. 中国乳业, 2024, 0(4): 120-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