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5, Vol. 0 ›› Issue (1): 106-110.doi: 10.12377/1671-4393.25.01.17
杨韩彬
YANG Hanbin
摘要: 乳制品已成为公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乳制品安全一方面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对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食品召回制度作为乳制品安全领域的重要防线,它的必要性尤为突出。我国乳制品召回制度存在召回主体范围过窄、召回后续监管缺位、召回信息公示不完善等问题。借鉴域外食品召回成功经验,将消费者和第三方平台纳入乳制品主体范围、统一召回标准、构建乳制品召回监督规则、建立专门的乳制品召回信息公示平台等,进一步完善乳制品召回制度,更好发挥乳制品召回制度效果,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的进步。
[1] 唐晓纯,许建军,孙学安,等.中国食品召回数据分析与消费者认知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49-52,63. [2] 参考中国政府网.甘肃、青海等省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追踪[EB/OL].https://www.gov.cn/jrzg/2010-07/08/content_1649260.htm,2010-07-08. [3] 徐芬,陈红华.基于食品召回成本模型的可追溯体系对食品召回成本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2):233-237. [4] 王逍静. 企业食品安全合规建设研究:以食品召回制度为视角[J].食品科学,2024,45(21):368-377. [5] 王昳拂晓,胡志斌.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5):63-67. [6] 丁甜甜.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现状研究及完善[J].质量探索,2023,20(1):87-92. [7] 王旎,孙晓红,祁海峰,等.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应用难点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23(5):8-17. [8] 丁甜甜. 加拿大食品召回制度分析及启示[J].质量探索,2022,19(3):99-103. [9] 康彤. 我国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20. |
[1] | 冯美红. 一种测定乳制品中蛋白酶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J]. 中国乳业, 2025, 0(1): 46-49. |
[2] | 胡师齐, 王亚利, 李启明, 刘绒梅, 魏枫染. 简析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的常见问题及合规性对策——以乳制品为例[J]. 中国乳业, 2025, 0(1): 86-91. |
[3] | 李慧娟. 乳制品中同时检测维生素K1和K2的方法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9): 68-72. |
[4] | 李晨, 陈娜, 艾志松, 牛文博. 乳制品消费趋势洞察[J]. 中国乳业, 2024, 0(8): 88-92. |
[5] | 宋艳晶, 李娟.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4, 0(8): 119-123. |
[6] | 马玉婷. 论乳制品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J]. 中国乳业, 2024, 0(7): 10-14. |
[7] | 柏大林, 俞兰秀, 何方, 王远望. 酵母菌在发酵乳中的增殖特性及其对产品品质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4, 0(6): 109-114. |
[8] | 袁一琪, 贾浩然, 马修国, 王洁, 赵慧秋. 河北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运营模式研究与探索[J]. 中国乳业, 2024, 0(5): 16-23. |
[9] | 宋昊阳. 乳制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5): 35-39. |
[10] | 杜凯钰. 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5): 40-44. |
[11] | 白宇翔. 乳制品安全监督保障机制研究[J]. 中国乳业, 2024, 0(5): 105-109. |
[12] | 王璇, 乔光华. 传统乳制品不同奶源获取方式的生产效率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J]. 中国乳业, 2024, 0(4): 15-23. |
[13] | 鲍晓凤, 李春立, 赵文君, 康明月, 任秀芳, 张淑丽, 吴丰吉.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项目的应用分析[J]. 中国乳业, 2024, 0(4): 56-60. |
[14] | 王照岩. 乳制品行业产品质量监管问题探究[J]. 中国乳业, 2024, 0(4): 115-119. |
[15] | 庞倩倩. 董事行为责任审查标准的厘定——以婴幼儿乳制品质量侵权为例[J]. 中国乳业, 2024, 0(4): 120-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