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2, Vol. 0 ›› Issue (7): 65-69.doi: 10.12377/1671-4393.22.07.14
王芳1, 包怡红2, 兰慧娟1
WANG Fang1, BAO Yihong1, LAN Huijuan1
摘要: 本文跟踪研究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简称“婴配粉”)中脂溶性维生素D3在贮藏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试验方法:将3 种婴配粉经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提取、净化、浓缩后,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制备,反相C18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检测。试验结果:婴配粉称样量为10.0 g,定容体积为2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303 μg/100 g,方法定量限为0.909 μg/100 g。在此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Y=3.3608X+0.0388,此时R2=0.9991。结论婴配粉中维生素D3的含量在常温和阴凉干燥环境下受到的影响较小;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随贮藏时间延长,脂溶性维生素D3因温度分解含量减少。
中图分类号:
[1] 郑国建,林毅侃,印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奶粉中的脂溶性维生素[J].中国乳品工业,2022,50(3):53-57. [2] 陈建行,贾晓江,刘建光,等.我国婴儿配方奶粉脂溶性维生素的科学设计范围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2):181-193. [3] 田良良,黄冬梅,蔡友琼,等.正己烷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串联质谱法分别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A、D3含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21):8482-8487. [4] 罗佳,王春民,李建.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J].江苏预防医学,2019,30(2):123-125,128. [5] 徐睿锶,吴楠.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稳定性探讨[J].现代食品,2017(22):64-66. [6] 严丽娟,李文斌,洪煜琛,等.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维生素D[J].色谱,2017,35(4):427-431. [7] 林玉宙,吴宏,郭荣烁,等.二维液相色谱/双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米粉中维生素A、D3和E的含量[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20):68-71,77. [8] 朱姜,张鹏,杨嘉,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粉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1):1733-1736,1739. [9] 李孝宁,张丽娟,左景善.高效液相法测定强化婴儿奶粉维生素D[J].营养学报,1983(1):103-111. [10] 樊垚.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稳定性研究:[硕士论文][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11] 贾宏信.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脂溶性维生素的稳定性探究[J]. 中国乳品工业,2018,46(3):16-18. [12] 张晓雷. 婴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E稳定性研究:[硕士论文] [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13] 徐向峰,马若影,常建军,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维生素D3含量不确定度评定[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21):7406-7411. [14] 尹丽丽,薛霞,周禹君,等.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3的检测[J].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2):238-241,249. |
[1] | 杜玲玲. 母乳营养补充剂营养素的稳定性研究分析[J]. 中国乳业, 2022, 0(5): 69-74. |
[2] | 李媛, 范芳芳, 张敏娟, 张利娟, 康婕.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维生素D2和D3含量[J]. 中国乳业, 2022, 0(3): 66-70. |
[3] | 刘宝华, 徐庆利, 孙欣瑶, 杜玲玲, 巴宁宁. 婴儿配方乳粉营养素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乳业, 2022, 0(3): 85-93. |
[4] | 黄娟, 黄燕燕. 不同市售低温巴氏杀菌乳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乳业, 2022, 0(2): 75-80. |
[5] | 刘龙女, 刘丽, 陆淳, 李兴, 郭慧, 卢晓莉, 刘敏轩. 低血糖生成指数燕麦颗粒牛奶的开发及测试[J]. 中国乳业, 2022, 0(1): 77-82. |
[6] | 李鑫.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工艺、包装的现状研究[J]. 中国乳业, 2021, 0(5): 85-90. |
[7] | 萧婷婷, 吴颖, 陈方圆, 刘内. 双歧杆菌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稳定性研究[J]. 中国乳业, 2021, 0(2): 77-80. |
[8] | 王丽华, 徐宏建, 张全宇, 张城瑞, 张永根. 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3对断奶前犊牛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乳业, 2021, 0(10): 55-60. |
[9] | 刘燕. 全自动体况评分与人工评分的对比研究[J]. 中国乳业, 2020, 0(8): 51-56. |
[10] | 胡淑红, 王荣艳. 富含乳脂肪球膜蛋白乳清粉中总磷脂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乳业, 2020, 0(8): 73-76. |
[11] | 徐广新, 胡潇, 杨仁琴, 周炜, 刘阳, 陈佳, 印伯星. 提高牛乳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0, 0(6): 66-67. |
[12] | 王文伟. 一种双蛋白发酵褐色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和稳定性研究[J]. 中国乳业, 2019, 0(12): 56-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