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GB 5009.8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第一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母乳在3 个不同时期的维生素A含量,并进行比较。通过试验数据发现,母乳中维生素A含量在初乳期和牛乳的含量相近,但随着哺乳期的加长,母乳中维生素A的含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检测波长325 nm,母乳和牛乳及标准物质中维生素A出峰时间3.297 min。液体乳试样称样量为5.00 g,定容体积为10 mL时,维生素A方法检出限为3.98 μg/100 g,方法定量限为11.90 μg/100 g,在此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Y=1.409 0X-0.002 47,此时R2=0.999 5。
[1] 孙丽,张士发. 芜湖地区622例母乳营养成分检测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42(6):749-753. [2] 汪之顼. 母乳成分检测,该不该测?[A]. 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 达能营养中心2020年论文汇编:孕期营养、母乳喂养[C].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社,2020. [3] 丁明,李伟,张玉梅,等. 中国北方地区妇女饮食与母乳中氨基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A]. 见: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 天津: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2010. [4] 赵晓慧,赵艾,张玉梅,等. 北方某县乳母膳食及母乳中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A]. 见: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 天津:中国营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营养学会,2010. [5] 刘喜红,丁宗一. 母乳库的医学应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7):674-678. [6] 柏丹丹. 母乳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硕士论文][D]. 苏州:苏州大学,2013. [7] 吴建之,苏吉梅,朱燕. 母乳与牛乳中微量元素的比较[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1):40-41. [8] 张兰威,周晓红,肖玲,等. 人乳营养成分及其变化[J]. 营养学报,1997(3):111-114. |
[1] | 李欣, 童津津, 熊本海, 蒋林树. 饲粮组成对牛乳中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1, 0(9): 67-73. |
[2] | 高瑞军.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J]. 中国乳业, 2021, 0(8): 76-79. |
[3] | 杨爱君, 罗少杰, 曹学思, 纪坤发, 童骏. 碱水解法测定乳脂肪方法的改良应用[J]. 中国乳业, 2021, 0(7): 72-76. |
[4] | 吴舒敏, 林木娣. 牛乳中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不确定度的评定[J]. 中国乳业, 2021, 0(7): 98-101. |
[5] | 王炜宏, 杨新球. 低聚果糖与低聚半乳糖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精准化应用[J]. 中国乳业, 2021, 0(7): 102-108. |
[6] | 郭利亚, 杜兵耀, 赵广英, 张养东, 张伟, 白跃宇, 张晓建. 基于牛奶的热处理加工工艺变化比较分析[J]. 中国乳业, 2021, 0(5): 91-99. |
[7] | 赵孟孟, 江吉山.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与预防措施[J]. 中国乳业, 2021, 0(2): 55-56. |
[8] | 宫春颖, 王青云, 粘靖祺, 王帅, 孙健. 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氨基酸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0, 0(7): 59-63. |
[9] | 徐广新, 胡潇, 杨仁琴, 周炜, 刘阳, 陈佳, 印伯星. 提高牛乳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0, 0(6): 66-67. |
[10] | 宫春颖, 孙健, 粘靖祺, 王帅. 生牛乳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20, 0(6): 68-70. |
[11] | 唐艳, 农皓如, 李玲, 黄丽, 杨攀, 曾庆坤, 冯玲. 搅拌型铁皮石斛水牛酸奶的研制[J]. 中国乳业, 2020, 0(6): 71-74. |
[12] | 梁超, 杨晓波, 李凯锋. 水牛乳营养成分浅析[J]. 中国乳业, 2020, 0(6): 80-81. |
[13] | 赵悦琳, 王岩. 河南花花牛乳业经营发展的态势分析[J]. 中国乳业, 2020, 0(4): 51-53. |
[14] | 王青云, 赵臻, 粘靖祺. 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母乳中脂肪酸的研究[J]. 中国乳业, 2020, 0(4): 88-91. |
[15] | 杨攀, 黄丽, 黄子珍, 王海军. 水牛乳营养特性与产业发展状况[J]. 中国乳业, 2020, 0(3):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