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 ›› 2021, Vol. 0 ›› Issue (7): 87-90.doi: 10.12377/1671-4393.21.07.17
马维1, 宋波1, 陈文静2, 柴雪娇2, 杨琴芬2
MA Wei1, SONG Bo1, CHEN Wen jing2, CHAI Xue jiao2, YANG Qin fen2
摘要: 霉菌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而且以孢子形态随空气、水等媒介进行扩散。对食品原辅料及生产环境均可造成污染,是造成发酵乳变质的主要原因。发酵乳作为保质期较短且需冷链储运、销售的产品,零星的霉菌污染不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但由于部分销售终端及三四线市场冷链运输缺失,造成霉菌生长,发酵乳呈现明显霉斑,导致消费者体验差,给企业品牌造成极坏影响,也影响了食品安全。本文概述了发酵乳中来自原辅料、环境、水中霉菌零星污染来源、验证方法以及相应控制措施,以期为发酵乳中霉菌控制提供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2] 张祁,裴晓燕,黄小平.发酵乳霉菌酵母污染和控制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5):1133-1137. [3] 孙婷,张兴昌,司徒文佑,等.不同乳酸菌对酸乳中霉菌污染的控制比较研究[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15,38(5):6-9. [4] 杨国栋,张微,杜成刚,等. 发酵乳加工过程中霉菌和酵母的控制[J]. 中国乳业,2019(10):64-68. [5] 夏世仁. 影响酸奶质量的真菌分析及防止措施[J]. 中国乳业,2009(4):50-52. [6] 王翎,刘奎,韩承平,等.草莓酸奶霉菌酵母污染现状及工艺分析[J].食品科学,1995(7):8-13. [7] 周哲本,李小春,陈秀英,等.乳制品生产中的真菌污染及其消除的研究:Ⅰ.乳制品生产中真菌污染的初步调查[J].中国乳品工业,1991(6):247-252. [8] 苏章庭,陈秀芬,曾晓琮,等.食品中霉菌计数实验室内部比对的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20,30(1):22-24. |
[1] | 赵巍, 王兰惠, 甄玉国, 张维刚, 王志宝, 赵春雨, 霍雨佳. 2020年国内玉米青贮霉菌毒素普查报告[J]. 中国乳业, 2021, 0(8): 56-59. |
[2] | 杨仁琴, 徐广新, 周炜, 李沐蓉. 区域型乳品企业瓶装巴氏杀菌乳的质量控制[J]. 中国乳业, 2021, 0(7): 82-86. |
[3] | 任静波, 任丽哲. 食品添加剂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J]. 中国乳业, 2021, 0(4): 85-88. |
[4] | 罗冠仪, 周洁, 刘振民. 夸克芝士风味发酵乳的制备[J]. 中国乳业, 2020, 0(8): 96-102. |
[5] | 云水, 冯晋芳, 刘连超, 靳文仲. 种公牛冻精品质提高的措施[J]. 中国乳业, 2020, 0(7): 30-31. |
[6] | 刘阳, 杨仁琴, 徐广新, 张海霞, 顾文静, 陈佳. 凝固型酸奶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 中国乳业, 2020, 0(5): 67-69. |
[7] | 黄玉珍. 食品添加剂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的必要性[J]. 中国乳业, 2020, 0(12): 44-46. |
[8] | 胡姝敏, 赵臻, 巩燕妮. 浅谈发酵乳的发展及创新趋势[J]. 中国乳业, 2020, 0(10): 74-76. |
[9] | 任伟, 杜晓华, 何伟, 吴伟, 黄菊, 常玉. 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应用[J]. 中国乳业, 2019, 0(7): 79-81. |
[10] | 吴清明. 发霉稻草垫料引起犊牛死亡案例的分析与启发[J]. 中国乳业, 2019, 0(6): 51-52. |
[11] | 李冬梅. 不同贮存温度对货架期草莓酸奶品质影响及工艺分析[J]. 中国乳业, 2019, 0(12): 50-55. |
[12] | 杨国栋, 张微, 杜成刚, 袁雄雄. 发酵乳加工过程中霉菌和酵母的控制[J]. 中国乳业, 2019, 0(10): 64-68. |
|